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有哪些,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2个回答

写回答

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有: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qwer778ooo

8小时前

+ 关注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故意驾驶车辆逃离现场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停车的。

2.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故意弃车离开事故现场,不停车的。

3.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逃匿隐避的。

4.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逃离现场后又返回事故现场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