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九天,也就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而在这个时候,人们会通过养生的方式,对身体进补,那么三九养生吃什么呢?三九天注意事项是哪些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饮食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三九养生吃什么
生姜
“冬吃生姜,不怕风霜”。生姜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等保健养生功效。能治疗湿痛及受冷之腹痛腹泻。此外,生姜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淀粉、磷、铁等成分,有助促进血液循环,并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三九天天气严寒,可适当吃些生姜驱除寒冷。
姜黄
姜黄不是姜,是一种草本植物,类似于生姜,却没有生姜的辣味和极度刺激。它本身是一种香料,也是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暖身效果。做菜时加点姜黄,既可以促进食欲,又可以通经止痛、活血行气、驱寒暖身,让你的活力立即回归。
羊肉
性味甘温,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祛湿之功效,历来被用作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冬季常食还能保护胃肠黏膜,增加消化酶分泌,促进消化吸收。
核桃
能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核桃仁还富含磷脂和维生素E能增强细胞活性,含脂肪40%50%其中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促进造血功能,增进食欲。核桃中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产热量高,冬季食用可增加机体热量,御寒保暖。
三九天养生注意事项
1、精神养生宜平和
在冬季,自然界的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勃做好准备。人体此时的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藏”的意思就是说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
中医认为,人在冬季,一是要能调控不良情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调整控制情绪,遇事节怒,宠辱不惊。对于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方式宣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二是多晒太阳。
冬季天黑得早,光照时间短,也是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使人保持好心情。
2、起居养生重防寒
中医认为,入冬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但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难,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
3、室温应保持恒定
如果室温过低,人感觉冷,则容易伤人体元阳。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所以,室温应保持在18摄氏度—22摄氏度之间为好。但切忌紧闭门窗,要坚持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4、注意背部保养
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具有防御邪佞侵入的作用。人一旦受寒,就会损伤阳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和患有胃及十二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其重要,这些人最好在立冬后穿一件贴身棉背心。
5、注重足部保暖
“寒从脚下起”。脚是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人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足部保暖一是穿好鞋,防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棉袜为好二是平时多活动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水温以50摄氏度—60摄氏度为宜,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三九天是冬季的一个特定时间段,被认为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之一,也是进行冬补的好时机。在三九天养生,饮食上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 温补身体:可以选择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虾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身体保暖,增强体质。
2. 补益气血: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补血的食物,如红枣、枸杞子、桂圆、当归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 保持水分:虽然天气寒冷,但人体仍然需要大量的水分。可以选择喝一些温开水、淡茶水或轻微加温的蔬菜汤,避免饮用过于寒冷的饮品。
4. 避免寒性食物:如西瓜、柿子、黄瓜等寒性食物,这些食物食用后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加重寒冷的感觉。
5. 少食多餐:避免过量进食,可以分多次少量食用,这样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同时也有助于身体吸收营养。
6. 注意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偏食单一食物。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