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合同之诉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一年,是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的一年内。对于因重大误解订立或订立时有失公平的合同,受损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变更或撤销申请。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的一年内。若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或主动放弃撤销权,则撤销权被消灭。
撤销权的时效历有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两说。除斥期间是法律为形成权设定的行使期间。所谓形成权,是指因单方民事行为即能引起民事关系发生、变更、终止的权利。除斥期间届满,形成权消灭。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都可以督促当事人行使权利,然二者却有质的不同,主要为:
第一,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第二,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无需事事由法律特别规定,只需符合法院受案范围的请求权,均可援用诉讼时效。除斥期间需由法律明确规定,法律未做特别规定的,当事人不能援用除斥期间。
第三,诉讼时效有中止、中断、延长的制度,除斥期间则无,是固定不变的,故除斥期间又有不变期间之称。
撤销合同之诉的诉讼时效在中国法律中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撤销权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如果是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上认定撤销合同之诉的时效,需要考虑撤销事由的性质以及当事人何时得知该事由。例如,如果合同是一方通过欺诈手段订立的,那么受害者需要在知道欺诈行为后一年内提起诉讼,否则撤销权将消灭。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属于形成权,其行使的结果是使合同溯及既往地消灭,因此撤销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但当事人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否则将失去撤销合同的权利。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