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病理绘图

1个回答

写回答

maxiude

2023年04月03日

+ 关注

概述

胃溃疡是胃部黏膜在高胃酸、高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胃部黏膜被自身消化形成的局部炎性破损,临床上以“餐后痛”为主要特征,在胃溃疡的病理图中,溃疡点会出现糜烂、炎症、红白相间等表现。

症状

临床上可出现上腹疼痛、消化异常、出血以及全身性表现,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溃疡的严重程度,轻度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表现。

上腹疼痛

根据溃疡的严重程度以及溃疡位置的不同,可出现钝痛、灼痛、胀痛、剧痛以及饥饿样不适等,多发于餐后半小时至餐后一小时之内,在服用抗酸剂之后可缓解疼痛,疼痛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可反复发作。

消化异常

进食后可出现腹胀、嗳气、反酸、呕吐等症状,患者可感觉到食物难以消化,胃部发胀,胃部有气体向上翻涌,伴随打嗝和口腔泛酸的情况,食欲也会随之减退。

出血

出现呕吐时会呕吐出棕褐色或咖啡色的血液,少数患者可呕吐出鲜红色血液,并且患者还会伴随着排出黑色柏油状黑便,是胃部出血经过消化道排出的表现。

全身性表现

当身体长期受到腹部不适、厌食、恶心呕吐、出血等影响,患者可出现全身消瘦或者面色苍白、身体乏力等贫血表现。

病因

正常情况下胃内壁会有一层能够保护胃壁的黏液屏障,可以隔绝胃酸与胃壁。当受到幽门螺杆菌侵袭或者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会使胃酸分泌增多或者保护性黏液分泌减少,降低胃黏膜屏障的防御能力,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造成侵袭,导致胃黏膜损伤就会形成胃溃疡。

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者长期抽烟、酗酒、处于高强度精神压力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增加胃溃疡的风险。

辨别

慢性的病程,周期性、节律性的发作规律,非甾体抗炎药的服药史等可以作为胃溃疡疑诊重要依据,但最终以胃镜检查作为确诊手段,无法接受胃镜检查者可以采用钡餐透视或泛影葡胺造影进行确诊,但这两种方法无法分辨胃溃疡的良恶性。

治疗

胃溃疡的治疗原则以去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为主,药物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

抑制胃酸分泌

通常选用质子泵抑制剂或者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枸橼酸雷尼替丁胶囊等。

保护胃黏膜

保护胃黏膜通常采用抗酸剂或铋剂。抗酸剂可以直接中和胃酸,起效快,直接减少胃酸,如碳酸氢钠片、氢氧化铝片等。铋剂常用的有枸橼酸铋钾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这类药物可在酸性溶液中呈现胶体状,覆盖于溃疡表面,隔离胃酸与胃蛋白酶的侵袭。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前采用四联疗法,即1种铋剂+2种抗生素+1中质子泵抑制剂。常用的抗生素可以选择,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等。

举报有用(13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