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方法有几种

感染性心内膜炎

1个回答

写回答

戴叶

2023年12月13日

+ 关注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多数存在心脏疾病,并且伴有病原微生物感染。通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较为急骤,症状比较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一般采取药物或者手术进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药物治疗?又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又有那些?接下来就简单了解一下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的相关知识。

临床上目前多认为草绿色链球菌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细菌侵袭感染后,造成患者出现发热、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对于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病变症状,严重可危及患者性命。需要及时的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并采取合适的治疗。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早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抗生素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因此抗生素也成为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首要治疗措施,但长期单一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因此手术联合抗生素应用成为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治疗方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手术方法,多针对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病变患者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在联合治疗后需要定期的对患者进行血细胞培养,如未见病变感染复发,则认为该疾病痊愈。

感染性心内膜炎目前单一使用药物治疗的死亡率较高,而通过手术联合抗生素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并减少复发的情况出现,如果存在术后复发情况,多出现在术后停药的第六周,在确诊复发后则需要延长术后疗程,加大抗生素药物剂量,并且定期对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发展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二次手术治疗。

举报有用(13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