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升高,其中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那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否会致盲?事实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确会致盲,但是,致盲是有前提的,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致盲,下面给大家介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否会致盲
数据显示,患糖尿病患者如没有遵医嘱有效控制病情的,有1/4的病人会在患糖尿病15年内出现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的确会致盲的。那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致盲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在视网膜上,当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较快时,就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从而使血-视网膜屏障受损,形成增殖的新生血管,继发青光眼,引起眼睛胀、疼的症状,最后甚至可导致完全失明。
当然患糖尿病并不一定会影响视力,是否致盲取决于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和病程长短,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就会严重损害视功能,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眼部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平时一定要遵医嘱坚持用药控制血糖,并且坚持每年做眼睛检查,而病程长的患者建议每年做两次以上的眼睛检查,以免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导致眼睛失明。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可致盲的,所以一经发现,患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外,更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眼部检查结果,决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这样可避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的危险,从而更好的保护眼睛健康。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