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劳务派遣的作用:可以补充劳动合同用工的用工形式;有利于降低用人成本;可以解决了劳务派遣工的收入问题,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紧张或不足的问题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
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
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的作用主要包括:缓解企业用工压力,提供灵活的用工方式,满足企业短期或临时性的工作需求,帮助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规避一定的法律风险。
根据中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形式。使用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连续用工的,应当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支付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的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受伤、患职业病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申请;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被非法退回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