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历史 梨花大鼓四大玉之谢大玉

2个回答

写回答

作为梨花大鼓中最值得一提的代表人物,谢大玉拥有者和历史一样浮沉的一生,而梨花大鼓作为创通文化的精粹,也和这位传奇人物相辅相成,今天的戏剧文化,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这位传奇人物吧。

谢大玉她的寿命和艺术生命都长,尤其是这位老艺人历经我国近代史的几个重要时期,种种遭遇,可以说是一位随俗沉浮的历史人物代表。谢大玉(1890—1978),祖籍山东武城县李家户乡郑官屯村。谢大玉从艺的先天、后天条件都好。她秉性聪颖,嗓音高亢圆润,吐字清晰,腔调婉转,唱做功夫都好。谢大玉也出身鼓书世家,从小跟父亲谢其荣学艺。

谢其荣(1860-1926)是弹奏三弦的名手,曾经担任王小玉的弦师,深得王小玉演唱技艺精华。谢大玉也就从父亲那里学到王小玉演技的真传和遗韵。清代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谢大玉13岁跟父亲去泰山观光庙会。当时,父亲叫她在庙会上试唱一下,谢大玉临场不乱,尽情表演,博得来自南北各地的听众喝彩,人们给她取了个“十三红”的爱称。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谢大玉在北京和“鼓界大王”刘宝全唱对台戏。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这谢、刘两家演出的剧院都是场场满座。

谢大玉思想开放,注意学习其他流派以及别的戏曲曲艺优点,对唱腔加以改革创新,成为出类拔萃的梨花大鼓演员。谢大玉爱唱铁马金戈的《三国》段,对于富有民间生活色彩的《皮袄记》等唱段也擅长表演。20世纪30年代,百代唱片公司曾为她录制过《草船借箭》、《剑阁闻铃》、《黑驴段》、《自强传》等唱片。

抗战期间,谢大玉,在四川积极参加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主题的曲艺活动。谢大玉40岁时,因不堪军阀、恶霸的欺压侮辱而脱离艺坛。解放后,年近花甲的谢大玉焕发艺术青春,在济南重新登台献艺。1950年,谢大玉在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中多次上街义演,还和13位艺人共同捐献了一架飞机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8年,谢大玉68岁,作为山东代表团成员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出色地演唱了她拿手的《三国》段《草船借箭》。会演期间,受到党和国家重要人士接见。1961年,谢大玉71岁高龄加入党。谢大玉热心社会工作,曾担任山东省委员、山东省文联委员等职。

谢大玉无辜受到害,1978年,89岁的谢大玉与世长辞。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史酷比

03月02日

+ 关注

梨花大鼓是中国传统曲艺形式之一,起源于山东地区,尤其在济南、泰安等地广为流传。其表演形式以鼓点为主,辅以说唱,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梨花大鼓的表演者通常被称为“鼓书艺人”,其中“四大玉”是梨花大鼓历史上著名的四位女艺人,谢大玉便是其中之一。

谢大玉,原名谢玉兰,生于清末民初,是梨花大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她以其独特的嗓音、精湛的鼓技和生动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谢大玉的表演不仅注重鼓点的节奏感,还擅长通过细腻的说唱来刻画人物形象,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

谢大玉的成名作品包括《杨家将》《包公案》等,这些作品在当时的曲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她的表演风格对后来的梨花大鼓艺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艺人都以她为榜样,学习她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

谢大玉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她的表演上,还体现在她对梨花大鼓的传承和发展上。她积极培养后辈艺人,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为梨花大鼓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她的努力下,梨花大鼓得以在山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继续发扬光大。

谢大玉作为梨花大鼓“四大玉”之一,她的艺术生涯和成就不仅为梨花大鼓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中国传统曲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名字和她的艺术成就,至今仍被广大曲艺爱好者所铭记和传颂。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