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劳动部规定,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如果是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没有正当理由,员工有权要求赔偿。赔偿的标准是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如果员工的工作年限超过12年,赔偿金最多支付12个月的工资。
2. 如果是因为员工违反了劳动纪律或者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不需要赔偿。
3. 如果是因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天通知员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然后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4. 如果是因为员工主动辞职,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赔偿。但如果员工在试用期内辞职,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
5. 如果是因为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同意续签,或者续签的条件降低了,员工有权要求赔偿,赔偿标准和第一种情况相同。
以上各点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建议在遇到合同终止问题时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或者劳动仲裁部门。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