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公章签合同的法律后果

2个回答

写回答

d cry

13天前

+ 关注

使用假章签合同属于无权代理的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合同无效。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若是使用假章签合同骗取他人财物达到一定数额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使用假公章签订合同的行为属于伪造印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此外,使用假公章签订的合同,由于其不具备法律效力,对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或者要求赔偿损失。具体的赔偿责任和合同效力问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来判断。

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确保所使用的公章是真实有效的,避免因使用假公章而陷入法律纠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