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率是什么

2个回答

写回答

liuyingru

03月01日

+ 关注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它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它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受温度影响。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即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长度越长,材料电阻越大;而与材料横截面积成反比,即在材料和长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电阻率(又称电阻系数或比电阻)是描述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于衡量材料对电流的阻碍能力。其定义为:在均匀材料中,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的物体在特定温度下所具有的电阻值。电阻率的国际单位为欧姆·米(Ω·m)。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 = R × A / L,其中R为材料的电阻(Ω),A为材料的横截面积(m²),L为材料的长度(m)。该公式表明,电阻率仅与材料本身的特性有关,而与材料的形状或尺寸无关。

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差异显著。例如:
- 导体(如银、铜)的电阻率极低(约10⁻⁸ Ω·m),导电性强;
- 绝缘体(如橡胶、玻璃)的电阻率极高(约10¹⁶ Ω·m),几乎不导电;
- 半导体(如硅、锗)的电阻率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约10⁻⁵~10³ Ω·m),且可通过掺杂或温度变化调整。

电阻率受温度影响显著:
-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系数为正);
- 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系数为负)。此外,材料成分、晶体结构及杂质含量也会改变电阻率。

实际应用中,电阻率被用于:
- 选择电线材料(低电阻率导体降低能量损耗);
- 设计绝缘层或电子元件(高电阻率材料防止漏电);
- 半导体器件开发(通过控制电阻率实现特定电学特性)。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