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1个回答

写回答

所谓的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指大动脉和中动脉出现的病变,而导致局部发生缺血,患者在发病早期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到了中期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以及下肢肌肉酸痛,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引起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不良的坏习惯。患者之所以会发生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比如吸烟。众所周知,香烟它不仅含有大量的尼古丁,而且还有很多的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侵犯患者的血液系统,使用血液中一氧化碳增加,动脉一旦发生痉挛,会影响到血液流速,从而就会引起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吸烟不仅会引起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会增加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所以患者要格外注意。

第二、遗传因素。根据研究表明,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通常和家族遗传有很多关系,比如直系亲属发生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那么下一代发生几率要比正常人要高出很多。

第三、饮食因素。如果患者经常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样就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高,这也是导致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第四、慢性疾病。当患者发生三高,比如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控制,也会导致血液流速减慢,从而就会引起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不管患者是因哪些原因导致的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都要及时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可以降低危害性,对于早期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主要是采取药物来进行控制,比如血管扩张剂或者是抗血小板的药物,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单纯的使用药物治疗是不太理想的,建议及时选择介入治疗或者手术。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