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都有哪些,怎么规定

2个回答

写回答

alulu11

23天前

+ 关注

1、提起诉讼。

2、申请仲裁。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5、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6、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7、申请强制执行。

8、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9、在诉讼中主张抵销。10、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诉讼时效重新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 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例如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请求;向公检法机关报案、控告、举报;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

一旦发生上述情形,诉讼时效期间就会中断,并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