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越来越不匮乏了,导致我们在儿时的美味已经都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想要通过品尝儿时的美食来找回美好的时光看来是相当困难了,但是月光饼这个美食却是难得的还能找到,本期饮食文化为你解析。
月光饼出现于香港开埠初期(约1840年),在台湾被称为穷人月饼,是香港及台湾的汉族传统小吃之一。由于当时物质缺乏,贫穷人家买不起广式月饼等昂贵的月饼,便以月光饼代替。月光饼材料极之简单,只是白砂糖与面粉,外表似足炒米饼,入口慢慢溶化,味道似云片糕。
浙江琦君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大家有一篇文章也叫《月光饼》。《月光饼》也正是她用对家乡的月光饼的思念寄托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是回忆童年的美好生活。文中琦君讲述她自己特爱吃月光饼,且特别是月光饼上的五彩画纸,特爱收集,甚至于长大了钉成本以作纪念。不过,也正是这样,年少时的她为了和比她大两岁的表姑换五张彩纸,表姑只有三张,想和她换一个月光饼。
两人都不肯,就吵了起来;于是,画纸被表姑撕碎,月光饼被琦君踩碎,她也说了让表姑伤心的话:“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两人“掩面痛哭”,自然,错在她。她的母亲赶来,把她训了一顿,又送了一个月光饼给她表姑,说了一句:“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表姑受伤的心立刻痊愈了,事后,表姑还分了一半月光饼给琦君。
月光饼材料极之简单,只是白砂糖与面粉,外表似足炒米饼,入口慢慢溶化,味道似云片糕。可是台湾的月光饼其实是番薯饼(又称地瓜饼),以地瓜或芋头代替枣泥、豆沙作主要材料。
月光饼,又称为月饼或丰收饼,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节日食品,尤其在中秋节期间广受欢迎。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起源于唐朝,最初是文人墨客用来赏月时的伴手点心。
月光饼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主要分为皮和馅两部分。饼皮通常是用面粉、糖、油等材料制作而成,有的还会加入适量的鸡蛋液,使其更加松软。而馅料则有豆沙、莲蓉、五仁等多种口味,其中,豆沙馅和莲蓉馅由于其甜度适中,口感细腻,深受不少人的喜爱。
月光饼的名字寓意深远,月亮象征团圆,而饼则象征美满,寓意着人们在月圆之夜能够与家人朋友团聚,共享美食,共度美好时光。每当中秋佳节来临,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或购买月光饼,以此来庆祝节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光饼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承载着中国人美好记忆的小吃。无论是与家人一起制作月饼,还是与朋友分享月饼,都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团圆氛围,让人回味无穷。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