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什么程序

2个回答

写回答

xiao_xiao_

03月04日

+ 关注

法律分析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财产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程序:先向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然后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出示相关证件,通知当事人到场;再告知当事人其权利,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并制作现场笔录;最后正式实施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以下是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的主要程序:

1. 告知程序: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应当向当事人告知其享有的权利、义务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依据、理由和具体内容。告知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确保当事人明确了解相关情况。

2. 听取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给予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有权对行政机关的决定提出异议,并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

3. 作出决定:行政机关在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后,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决定。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明确说明理由和依据。

4. 执行程序: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应当由具备相应权限的行政机关或执法人员依法进行。执行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不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 救济程序:当事人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救济途径和期限,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6. 记录和归档: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后,应当将相关材料记录在案,并按照规定进行归档。记录和归档应当完整、准确,以备后续审查和查询。

通过严格遵守上述程序,可以确保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