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出自于《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三月不知肉味”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情,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以至于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忘记了肉的味道。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对某种艺术或学问的痴迷程度。
这个成语的由来有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位名叫公孙丑的人,他非常痴迷于音乐,每天都在练习琴艺,甚至到了忘记吃饭的地步。他的老师孟子感叹道:“公孙丑真是痴迷音乐,以至于三个月不知道肉的味道。”
在现代,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形容学习、研究、工作或艺术创作时的专注和投入。它强调了人对于自己热爱事物的全心全意的投入,以及这种投入带来的忘我境界。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