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传世古琴鉴赏:玉涧鸣泉.神农式

2个回答

写回答

Sunsq

29天前

+ 关注

《玉涧鸣泉.神农式》

年  代:明  代
长 宽 厚:弦长113CM 通长123CM 肩宽19CM 项宽:无 尾宽13.5CM 厚6CM
漆色断纹:黑漆面略带栗壳底漆。琴身布满大小流水断、冰裂、龟壳断纹。神农式。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 梓木底板。
琴腹款识:龙池腹内右侧刻有“崇祯三古吴张敏修制”。左侧刻有款已风化模糊,难以辨认。
琴背铭文:玉涧鸣泉
音 色 ︰苍老宏亮,声匀韵长。

明/玉涧鸣泉.神农式

备 注 ︰此琴为诸城琴派大师徐立孙抚琴之物。

源自:《古琴纪事图录 2000》/ 台北中立国乐团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ymh0571

29天前

+ 关注

《玉涧鸣泉》是一张传世的明代古琴,以其独特的音色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这张琴采用了神农式的设计,神农式琴形较为扁平,琴身长度通常在120厘米左右,琴面弧度较小,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

古琴的琴面通常是由桐木制成,桐木质地轻而松,有助于产生清脆而悠扬的音色。琴底则多用梓木或杉木,以增加琴声的共鸣。《玉涧鸣泉》的琴面上可能会有细腻的雕刻图案,这些图案往往富含寓意,是制琴师匠心独运的体现。

琴的弦数一般是七根,分别为宫、商、角、徵、羽、清角、清徵,每根弦对应一个音阶。《玉涧鸣泉》的琴弦可能经过多次更换,但其基本结构和音色特点始终保持了古琴的魅力。

在鉴赏《玉涧鸣泉》时,琴身的漆色、琴背的题款、琴腹内的铭文等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明代的古琴漆色多为栗栗栗漆或鹿角霜漆,漆面光亮而温润。题款和铭文中往往包含制琴师的姓名、制作年份以及琴的名称等信息。

此外,古琴的音色是鉴赏的重中之重。《玉涧鸣泉》作为一张明代的神农式古琴,其音色应该具有清幽、高雅的特点,能让人在抚琴时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