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的中止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呢

2个回答

写回答

慧a慧呀

03月17日

+ 关注

诉讼时效中止需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2.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3.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4.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wzy83888

03月17日

+ 关注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内,由于特定原因的发生,导致诉讼时效暂时停止计算。要满足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生法定事由:诉讼时效中止必须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事由。例如,在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无法行使请求权时,诉讼时效可以中止。

2. 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如果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开始之前或结束之后,则不会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止。

3. 事由的持续性: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必须具有持续性,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如果事由只是短暂发生,通常不会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止。

4. 事由的不可控制性: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通常是由于权利人无法控制或避免的原因,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事件。

5. 事由结束后诉讼时效继续计算:一旦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结束,诉讼时效将继续计算,且中止期间不计入诉讼时效的总期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诉讼时效中止的具体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规定来判断。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