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判决执行程序都是什么

2个回答

写回答

1、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第一审法院执行;对于调解书、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则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强制执行措施:

(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

(5)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或票证;

(6)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强制退出土地;

(7)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8)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9)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及迟延履行金。

(10)其他措施。

2、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关于民事诉讼判决执行程序一般为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调查,比如查询存款余额等。然后进行扣留相关人员的收入,当然法院也可以变卖被执行人的部分财产。在这里小编还需提醒大家一句,民事诉讼当事人也有着平等的诉讼权利,大家要合理运用自己的权益。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民事诉讼判决执行程序是指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以及其他应由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依法强制执行的程序。

这个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生效的法律文书送达给被执行人后,如果被执行人未在指定期限内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向作出判决的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其次,法院会对执行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执行依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决定是否受理执行申请。

再次,法院会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冻结或扣划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或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此外,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最后,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新的可供执行的财产,债权人可以再次申请恢复执行。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