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考生对投档线一词比较陌生,那么投档线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是由本站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投档线是什么意思 和录取线有什么不同”。
投档线是什么意思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投档又称调档,各地的招办根据考生分数和各大学在该地调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大学招办开始调阅考生档案,即提档,对考生资格和体检档案进行审核,然后确定录取分数线。一般各个大学都有一个调档比例。
投档线和录取线有什么不同
最低投档分数线:根据全市考生中考成绩频数分布和各类学校的招生计划,市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各类学校在投档中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就是各类学校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学校录取分数线:不同于“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它不是预先划定的,而是由市、区招考机构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投档办法和原则,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自然形成的。
当然有时候部分学校会出现报不满的情况,会出现征集志愿投档线,这个时候如果报考人数多,也许会出现征集志愿投档线高于第一次投档线,如果某学校依然报考人数少,投档线就可能再次降低。
投档线和录取线是高考招生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定义和作用上有所不同。
投档线是指在高考中,招生院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志愿设置的一个分数线,只有超过这个分数线的考生,才会被投档到该院校进行录取。投档线通常是在整个考生群体中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哪些考生符合条件,能够进入后续的录取环节。
而录取线则是指在高校确定招生名额后,最终决定的被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线。录取线通常会高于或等于投档线,意味着在投档线以上的考生中,只有达到录取线分数的考生才能被正式录取。因此,投档线是一个初步筛选的标准,而录取线则是最终确定的标准。
总结来说,投档线是初步筛选的分数线,而录取线则是最终录取的分数线,两者共同作用于高校的招生过程。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