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非字的用法与含义

2个回答

写回答

江隼

03月08日

+ 关注

1、不对,错: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

2、坏事,事端:为非作歹;

3、认为不对:是古非今;

4、责备,反对:无可厚非;

5、变样,与原先不同:物是人非;

6、不符合:非礼;

7、除非:民非水火不活。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在文言文中,“非”字是一个常用的否定词,主要用来表示否定或反对的意思。它的用法和含义非常广泛,可以作为动词、副词、连词等使用。

作为动词时,“非”表示判断某事或某物为非,即“不是”、“不对”的意思。例如:“此非孟仲 Shane 之书”(这并不是孟仲 Shane 写的书),其中“非”是动词,表示否定某事物的归属。

作为副词时,“非”用来否定或反对某个行为或状态。例如:“非人所为”(不是人所能做的),其中“非”作为副词,强调了否定的语气。

“非”还可以用来构成否定句,例如:“非我之过也”(不是我的过错),这种用法在古文中非常常见。

此外,“非”还可以与“但”、“独”等副词连用,形成更强的否定语气。例如:“非独我不能至也,子亦不能至也”(不仅是我不可能做到,你也做不到),这里的“非独”表示“不仅”,加强了否定的程度。

“非”在文言文中还可以用来表示“没有”的意思,例如:“非无故也”(并不是没有原因),强调了事情的发生并非无缘无故。

需要注意的是,“非”在不同的文言文语境中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和特殊的用法,但以上这些是最常见和基础的用法。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