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怎么规定的

2个回答

写回答

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

1、对当事人来说,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达成新的仲裁协议后申请仲裁;

2、对法院来说,由于排斥司法管辖权的原因已经消失,法院以受理该案件;

3、对仲裁机构来说,因其没有行使仲裁权的依据而不能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

(一)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三)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Linjj

4天前

+ 关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如果仲裁协议被确认无效,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他争议解决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会首先审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如果发现仲裁协议无效,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并终止仲裁程序。

3.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裁定。如果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4. 如果仲裁协议被确认无效,当事人已经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继续进行,应当由仲裁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5. 仲裁协议无效不影响合同中其他条款的效力,除非合同中其他条款与仲裁协议内容相关联,且这些条款的效力依赖于仲裁协议。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