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税是指根据国家政策对一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在实践中,国家采取减税、免税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1)规定免税和减税的项目。国家对一些需要鼓励的事业或一种行业,明确规定给予免税或减税以支持其发展。(2)免征额。这是指准予从征税对象数额中扣除的免于征税的数额。征税对象小于免征额时,不征税;超过免征额时,只就其超过的部分课税。(3)起征点。这是指征税对象数额所达到的应当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起征点数按全部数额征税。减免税是税收优惠的一种形式,它把税收的严肃性和必要灵活性结合起来,使税收制度按照因事制宜的原则,更好地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法律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三条,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减税、免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擅自作出的减税、免税决定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减免税类型主要包括关税减免、增值税减免、消费税减免、企业所得税减免和个人所得税减免等。
关税减免是指对特定商品在进出口环节中给予的税收优惠,包括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等。
增值税减免包括对一些特定行业的增值税优惠,或者对某些符合条件的企业、产品给予的增值税减免。
消费税减免主要是对特定的产品和服务给予的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减免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的税收优惠,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初创科技型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
个人所得税减免是对特定群体或特定情况给予的税收优惠,如退休金、教育费用、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