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是否算诈骗,有没有法律依据

2个回答

写回答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不一定是故意的,也没有实施欺骗他人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民事纠纷,诈骗是属于违法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acacaaa

02月19日

+ 关注

不当得利和诈骗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虽然它们都涉及到财产的不正当取得,但它们的构成要件和法律依据是不同的。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这就是不当得利的法律依据。

而诈骗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是诈骗罪的法律依据。

可以看出,不当得利和诈骗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方式。不当得利并不要求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而诈骗则要求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并且是通过欺骗的方式获取他人的财物。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