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牛公应举翻译

2个回答

写回答

rittttta

04月01日

+ 关注

《丞相牛公应举》翻译为:丞相牛僧孺当年应举时,知道于頔看人非常准,就专门去襄阳想让他指点一下(这是唐朝的官场风俗,就像李白求见韩荆州一样)。

他在襄阳住了数月,见了于頔两次,但于只是像对一般人那样招待他,牛公很恼火,就走了。

牛公走后,于忽然把待客的人找来问道:几天前有个牛秀才的,走了没?”待客人说:已经走了。

1、”于又问:送了他什么东西呀?”待客人答道:给了五百个钱。

2、”于问:他接受了吗?”待客人答:那人把钱扔在庭院里就走了。

3、”于公非常不安,对身边的宾客说:我因为事务繁杂,招待不周啊。

4、”他立刻叫个手下带着馈赠的五百钱和写好的一封信去追,并吩咐说:如果牛秀才还没出襄阳地界,就把他带回来。

5、如果他已经离开襄阳地界,就把书信给他。

6、”手下在襄阳地界之外追上了牛公,把信给了他,牛公却连信都不打开,就作揖回绝了。

7、原文:丞相牛公①应举,知于頔②相之奇俊也,特诣襄阳求知。

8、住数月两见,以海客③遇之,牛公怒而去。

9、去后,忽召客将④问曰:累日前有牛秀才,发未?”曰:已去。

10、”何以赠之?”曰:与之五百。

11、”受之乎?”曰:掷之于庭而去。

12、”于公大恨,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阙违者。

13、”立命小将赍⑤绢五百、书一函,追之。

14、曰:未出界即领来,如已出界即送书信。

15、”小将于界外追及,牛公不启封,揖回。

16、注释: 牛公:即牛增孺,唐朝丞相,当时还是秀才。

17、 ②于頔dí:人名,唐朝大臣。

18、③海客:居无定所的江湖人。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丞相牛公应举”翻译为现代汉语为:“宰相牛公参加科举考试”。

这里的“丞相”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宰相,是最高国务官。牛公指的是姓牛的宰相,具体是哪一位宰相,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来确定。应举是指参加科举考试,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