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根腐病发生原因是什么

2个回答

写回答

小麦种子受害时,病粒胚尖呈黑色,重者全胚呈黑色(但胚尖或全胚发黑者不一定是根腐病菌所致,也可能是由假黑胚病菌所致)根腐病除发生在胚部以夕卜,也可发生在胚乳的腹背或腹沟等部分。病斑梭形,边缘褐色,中央白色,那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选择优质品种,并对种子进行浸种+种衣剂处理,并适期播种;苗床土壤消毒,可使用甲霜恶霉灵、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前,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

3%的退菌特或种子重量0。1%的粉锈宁拌种,或用80%的402抗菌剂乳油2000倍液浸种5小时;插穗基部也可用同样浓度药液浸1小时后扦插,那么小麦根腐病发生原因是什么呢?病原物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sati-vu(ItoetKurib。

)Drechsl。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小麦连作和种子带菌等因素均可促进苗腐发生。成株期叶片发病的空间分布呈S曲线型,初期病情增长缓慢,中期发展迅速,后期平稳。

叶部病情与病菌密度、气象条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关。小麦生育前期温、湿度低,菌源量小,发病轻,抽穗前叶片抗性较强,病情增长速度缓慢,抽穗后抗性下降,温、湿度升高,经多次再侵染后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长,乳熟期后,增长速度减慢。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本科作物和30余种禾本科杂草。

病菌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致病力有差异,存在生理分化现象。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麦田缺氧植株早衰,抗病力下降,发病重;叶片龄期愈长,抗病力愈低,小麦抽穗后出现高温、多雨的潮湿气候,病害发生程度明显加重。

黑龙江春麦区小麦抽穗后正进入雨季,雨湿条件对根腐病发生发展十分有利,因而成为这一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华北、西北麦区由于湿度低、为害轻。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春麦区播种过迟,冬麦区播种过早以及小麦连作和种子带菌等因素均可促进苗腐发生。

成株期叶片发病的空间分布呈S曲线型,初期病情增长缓慢,中期发展迅速,后期平稳。叶部病情与病菌密度、气象条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关。小麦生育前期温、湿度低,菌源量小,发病轻,抽穗前叶片抗性较强,病情增长速度缓慢,抽穗后抗性下降,温、湿度升高,经多次再侵染后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长,乳熟期后,增长速度减慢。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Qinxx

14天前

+ 关注

小麦根腐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病原菌侵染,如 Fusarium 等丝孢菌属病原菌。这些病菌通过土壤中的水滴传播,感染小麦幼苗的根系,导致根部腐烂,影响小麦的吸收功能和生长发育。

此外,小麦根腐病的发生还与土壤条件密切相关,如土壤的湿度、温度、pH值以及是否含有大量的氮肥。在湿度大、温度适宜的环境下,病原菌更容易繁殖和传播,从而增加对小麦根系的侵染风险。

播种期过早或过晚,播种深度不适宜,播种量过大,也有可能导致小麦生长不良,从而增加根腐病的发生概率。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