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候对汉人的管理是什么政策

2个回答

写回答

vv9980

18天前

+ 关注

1、分等级:居住在当时中国境内的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来金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各民族人民。元统治者把汉族分为汉人和南人,则是为了要分化汉族人民,削弱他们的反抗力。

2、统治机构中:长官和掌权的官吏都是蒙古人或色目人,其次才是汉人,几乎很少人在中央作官。地方的官吏达鲁花赤一般也由蒙古人担任,并规定色目人作同知,汉人作总管,同知、总管彼此互相牵制,都要服从达鲁花赤的指挥。

3、在军队组织上: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的区别。出兵时各军参差调用,而以蒙古军为主力,军权都掌握在蒙古军帅的手中。

4、在刑法上: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分属不同的机关审理,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流放北边充军。又规定汉人、南人不得聚众败猎和迎神赛会,不得执弓矢。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569568

18天前

+ 关注

元朝对汉人的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实施民族分等级制度,将全国人口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类,其中汉人和南人(南方汉人)的地位相对较低;征收重税,如人丁税、田赋等,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限制汉人的仕途发展,虽然允许汉人参加科举,但中低级官员职位多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保留汉族的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如允许汉族人遵守中原的法律和使用汉语进行诉讼等;文化上采取压制政策,如限制儒家学说的发展和印刷业等。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