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能力鉴定范围是:
1、法医临床鉴定;2、法医病理鉴定;3、文书司法鉴定;4、司法精神病鉴定;5、法医物证鉴定;6、微量物证鉴定;7、痕迹司法鉴定;8、计算机司法鉴定;9、声像资料鉴定;10、亲子鉴定。【法律依据】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司法鉴定能力鉴定范围包括多个领域,具体如下:
1. 法医物证鉴定:包括DNA鉴定、亲子鉴定等,用于确认人身身份或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2. 法医临床鉴定:涉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伤残等级鉴定、医疗损害鉴定等,主要针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3. 法医病理鉴定: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确定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地点等,适用于刑事案件和医疗事故等。
4. 法医毒物鉴定:检测人体内是否含有特定的有毒物质,常用于毒品犯罪案件的鉴定。
5. 法医精神病鉴定:对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以针对精神疾病进行诊断。
6. 文字物证鉴定:包括手写文字鉴定、打印文字鉴定等,用于辨别文字的真伪性。
7. 声像资料鉴定:涉及视频资料的真伪鉴定、声音鉴定等,常用于监控录像、录音证据的分析。
8. 微量物证鉴定:通过对现场遗留的微量物质(如纤维、油漆、爆炸物残留等)进行鉴定,为案件提供证据支持。
9. 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分析交通事故现场及车辆受损情况,确定事故原因及责任划分。
10. 电子物证鉴定:对电子设备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如手机、电脑等存储介质中的信息,特别是在网络犯罪中的应用。
以上范围并非 exhaustive,实际鉴定范围可能根据地区和机构有所不同。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