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什么情况易发生心梗 揭秘老人急性心梗六大危险时刻

1个回答

写回答

心梗就是所谓的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缺血缺氧之后所引起的心肌坏死。这种疾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因为心梗的发病比较急,一旦控制不当就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大家一定要了解心梗发生的危险时刻,这样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那么老人什么情况容易发生心梗呢?今天给大家介绍老人出现急性心梗的六个危险时刻。

第一、早上起床。起床的时间段是脑中风的高危时刻,因为早上起床的时候体内缺乏大量的水分,就会出现血液浓缩和粘稠度增高的问题。再加上老人的脉搏和心率会有所减慢,这样就很容易形成血栓。因此老人起床后应该适当的喝一些水,而且要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

第二、午睡之后。午睡醒来也是诱发急性心梗的高危时刻,因为在起床的时候血管会出现收缩,再加上血压发生改变,身体的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一旦出现供氧量不足的情况就会诱发急性心梗。

第三、洗澡后。在洗澡的时候,因为室温和水温的变化会对老人的心脏压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洗澡后没有注意防寒保暖,就会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而导致血管收缩出现血压升高的问题。

第四、进食后。在进食之后往往会出现血压和血糖波动的情况,尤其是本身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因此老年人在就餐的时候一定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吃得过饱。

第五、排便时。如果用力排便就会导致腹压升高,这样就会导致血压和心肌的耗氧量随之增加,从而增加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率。

第六、抽烟后。抽烟之后会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病风险,这样就有可能诱发心肌梗塞。而且抽烟还有可能引发冠状动脉收缩和痉挛,从而导致血管闭塞。

患有急性心梗的老年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上所介绍的这几个时间段,如果没有加强个人的护理就很容易诱发急性心梗的发作,甚至还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为了减少疾病的发作频率,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