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死亡怎么处理程序如下:
1、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及家属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2、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如病人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3、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4、熟悉有关法规和制度。5、处理医疗纠纷时,如出现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6、如系一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则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人协商解决。如病人或家属不能接受,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7、医疗纠纷处理小组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吸取教训,制订出处理意见。8、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9、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10、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11、如病人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则可诉诸法院。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发生医疗事故导致死亡后,患者家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处理:
1. 首先,向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的事故争议处理申请,要求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申请应当涵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损害程度以及对事故责任的初步判断等内容。
2. 医疗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或者委托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成员应当是具有相关医学专业知识的技术鉴定专家。
3. 如果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申请再次鉴定。再次鉴定应当由上一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
4. 根据鉴定结论,如果确认为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应当与患者家属协商解决,赔偿受害者及其家属相应的损失。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5. 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家属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医疗事故争议处理工作。处理结果应当书面告知各方。
7. 如果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8. 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应当注重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事故处理的公平、公正、公开。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