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忧的丁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

写回答

51115

02月28日

+ 关注

丁忧的丁的意思:

1、天干的第四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四。

2、人口。

3、指成年男子或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4、遭遇;碰到。

5、蔬菜、肉类等切成的小方块。

丁忧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指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后世往往指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出自《晋书·袁悦之传》: 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 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Fncs yu

02月28日

+ 关注

“丁忧”中的“丁”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特殊用法,意为“遭遇”或“正值”。具体到“丁忧”这一制度,“丁”指的是“当”或“面临”之意,表示人正处于某种特殊境遇中。这一词源可追溯至《尔雅·释诂》,其中提到“丁,当也”,即“正当其时”的引申。

“丁忧”作为中国古代礼制中的核心概念,特指官员在父母去世后必须辞官回乡守孝的制度。其中“丁”强调“身逢其忧”,即因父母之丧而陷入哀痛的状态。根据《礼记》记载,这一制度最早可溯至周代,要求官员在守丧期间(通常为27个月)停止一切公务活动,以示对孝道的践行。

从构词角度分析,“丁”在此处并非姓氏,而是作为动词使用,与“忧”构成动宾结构。类似的用法还见于“丁艰”(父丧为“丁外艰”,母丧为“丁内艰”)。这种用法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的灵活特性,以及礼制文化对语言表达的深刻影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丁忧”制度在明清时期发展至鼎盛,不仅要求官员离职守制,还规定守丧期间不得参与科举、婚嫁、宴饮等社会活动。违反者将受到“夺情”制度的惩处,甚至可能影响仕途晋升。这种严苛的规定,使得“丁”字在此语境中带有强烈的强制性和规范性意味。

从语用学角度看,“丁”在“丁忧”中的使用,体现了古代社会通过语言符号强化伦理秩序的特点。这个字的选用既符合汉语表意的精确性(明确指代父母丧事),又承载着儒家“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成为维护社会伦理的重要语言符号。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