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疫情减免如何做会计分录

2个回答

写回答

企业的增值税疫情减免税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确认递延收益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递延收益

结转至营业外收入时,会计分录为: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款

增值税疫情减免退税时,应通过“应交税费”相关二级科目以及“递延收益”等科目核算。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主要进行政府补助项目核算。营业外收入是指与生产经营过程无直接关系,应列入当期利润的收入。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Hobbs

4天前

+ 关注

增值税疫情期间的减免政策,通常是为了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减轻其税收负担。在会计处理上,具体分录需要根据减免的具体情况来定。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情形:

1. 如果企业收到了增值税减免的现金流,比如直接从税务机关获得的减免款项,通常会将其作为政府补助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现金等价物)

贷:递延收益(如果减免的增值税是用于未来期间的支出,则作为递延收益;如果减免的增值税是用于补偿已发生期间的支出,则作为营业外收入)

2. 如果企业享受的是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即企业先缴税,税务机关再将税款退给企业),在收到退税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现金等价物)

贷: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具体科目取决于企业的会计政策和税务机关的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会计处理还需要参考当地的税收政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议在进行会计处理前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