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如何申请医疗事故赔偿,有哪些规定

2个回答

写回答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陪护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患者申请医疗事故赔偿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患者或其家属需要向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要求赔偿的理由和要求。

2. 医疗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调查,确定是否存在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的责任方。

3. 如果医疗机构认为存在医疗事故,应当与患者或其家属协商解决赔偿事宜;如果医疗机构认为不存在医疗事故或者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则应当书面告知患者或其家属。

4. 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达成一致,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5.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患者或其家属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6. 如果鉴定结论确认为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赔偿。

7. 如果医疗机构拒绝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赔偿,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具体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不同的医疗事故,其赔偿项目和金额也会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患者申请医疗事故赔偿的基本流程和规定,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来确定。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