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中,一方提起诉讼,其必须对其主张的事实举出证据进行证明。如果当事人对某一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的话,如果其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该事实,那么法官就会推定该事实不成立。如违约诉讼,原告必须证明存在合同关系,并且对方有违约事实。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
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合同纠纷中的举证责任,通常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意味着提出诉讼的一方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其主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合同纠纷中,原告必须证明合同的成立、有效以及对方违约的事实,被告则需要对其未违约或者合同无效等抗辩理由提供证据。
2. 在合同纠纷中,如果合同有特别约定或者法律规定了某些事项的举证责任倒置,那么举证责任将由另一方承担。例如,对于产品质量纠纷,法律规定了消费者只需要证明存在质量问题,而生产者则需要证明其不存在过错。
3. 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但应谨慎使用。
4.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5. 证据应当符合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的要求,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6.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证据,如电子证据、视听资料等,需要有严格的保存和提交程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