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2个回答

写回答

1520533971

5小时前

+ 关注

1、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一致,同意解除的。但应当注意的,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收养、送养人协商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如果养子女不同意的,双方不得解除收养关系;

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

3、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飘蛋蛋

5小时前

+ 关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收养关系可以因以下几种情况解除:

1. 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2.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被收养人身心健康行为的,被收养人及其监护人有权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3. 被收养人年满十八周岁且成年被收养人与收养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

4. 收养人、送养人或者成年被收养人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达成书面协议。

5. 收养人、送养人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还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被收养人未满八周岁的,还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监护人的同意。

6. 解除收养关系后,经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的同意,可以恢复收养关系。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