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内容**: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张大冬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随着生活条件改善,未成年人早熟,低龄犯罪呈上升趋势。他建议制定“未成年人惩戒法”,以补充刑法,对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涉嫌犯罪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改造,并建议立法强化监护人责任,家长应赔偿孩子违法犯罪给被害人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张伯礼院士也提议建立分级追责机制,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实际司法执法中,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处置存在困境。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表示,现有法律已有完善措施,但执行情况不佳,需加强矫治教育措施的执行。
**回答问题**:
1.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后家长是否应赔偿被害人,根据张大冬代表的建议,确实应该如此。他提议通过立法强化监护人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家长必须承担赔偿孩子违法犯罪给被害人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样的规定能够进一步促使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同时也为被害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2. 对于出台“未成年人惩戒法”是否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从多位代表和专家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立法措施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待那些已经涉嫌犯罪但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改造和分级处置。这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社会安全,还能为这些未成年人提供一个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然而,法律的实施效果还需要看具体的执行情况和社会的整体配合程度。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相关话题频繁进入公众视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党委书记张大冬建议制定「未成年人惩戒法」,对已涉嫌犯罪但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改造,并强化监护人责任追究机制,要求家长承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给被害人带来的经济损失。张伯礼院士也建议通过立法建立校园霸凌分级追责机制,并降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刑事责任年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苑宁宁表示,现有法律已有一套处置措施,但实践中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法律规定的矫治教育措施未真正落实,导致未成年人反复犯罪。
张大冬建议出台「未成年人惩戒法」,这确实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该法可以细化对低龄未成年人的处置措施,使法律更加完善。通过教育改造,而非简单的批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这些未成年人改正错误。其次,要求家长承担赔偿责任,可以增强家长的监护责任意识。将履行情况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可以督促家长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建立分级追责机制,可以对不同程度的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有效惩罚,对未成年人形成威慑力。
苑宁宁指出,虽然现有法律已经在某些方面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了规定,但是由于很多家庭存在失学失管问题,法律规定的矫治教育措施并未真正落实。因此,出台「未成年人惩戒法」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