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吃鸡蛋煮荠菜有什么用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

2个回答

写回答

今天是农历三月三,在民间这天一直有吃鸡蛋的习俗,而且是荠菜煮鸡蛋。

三月三吃鸡蛋的故事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悼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

三月三吃鸡蛋,吃的是荠菜煮鸡蛋。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三月三为什么要吃鸡蛋

相传在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今孝感),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荠菜,煮给人们充饥。当人们吃了以后,头不痛了,“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也延续至今。

食用荠菜煮鸡蛋的好处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春食荠菜赛仙丹。”

《本草纲目》载:佛家常以荠菜作挑灯杖,据说夏日可驱除蚊虫,故荠菜又名护生草。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

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属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基出叶丛生,羽状分裂或不分裂,叶被毛茸。春天开花,总状花序,花小,白色。短角果,内含多数种子。性喜温和,耐寒力强。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嫩株作蔬菜;带花果的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淡,功能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等症。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三月三吃鸡蛋煮荠菜有什么用,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心洞小编将不断更新,喜欢我们记得收藏起来,顺便分享下。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三月三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在南方的地区,如湖南省,这个节日被称为“上巳节”。三月三吃鸡蛋煮荠菜的习俗主要集中在湖南省,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凶,带来好运和健康。鸡蛋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旺盛,荠菜则被认为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三月三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祈福仪式。在这一天,人们会去河边沐浴,以洗去身上的污秽和一年的霉运,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健康。

三月三的风俗习惯多种多样,除了吃鸡蛋煮荠菜,还有踏青、插柳、祓禊等活动。踏青是指在春意盎然的三月三这一天,人们会出门游玩,亲近自然;插柳则是指人们会在门上、窗上或者河边插上柳条,寓意驱邪避凶;祓禊则是人们去河边清洗身体,祈求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