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合同制度的推广和完善,作为其直接后果的劳动争议必然大量出现。那么,劳动纠纷中劳动合同遗失怎么办那?就让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劳动纠纷中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丢了仍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合同丢失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
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举证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通常需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如下:1、劳动者工作内容的证据,如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关的其他资料;2、劳动者工作的相关标识,如工作信签,员工牌,员工服装等与公司相关的任何证明;3、公司给劳动者的制度依据,最好是盖章或印刷整套、册的资料,比如员工手册、财务制度,员工名册等等;4、公司正式员工或领导与劳动者交流的资料,比如工作安排、书面通知、电子邮件的通知等等;5、劳动者可以尝试与公司主管领导对话,然后录音,并将领导的名字在录音材料里面体现,否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很难确认录音材料的真实性;6、劳动者可以通过人证,其他离开公司的员工的证言,证明劳动者在公司上班。
7、其他能与公司有关的材料(工作署名的文件),均可作为证据使用。
在劳动纠纷中如果遗失了劳动合同,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步骤来解决:
1. 首先,向原劳动合同的保管人员或部门查询,看是否能找到劳动合同的复印件或备份。
2. 如果单位有电子存档系统,可以尝试从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复制电子版的劳动合同。
3. 向有关的同事寻求帮助,看看他们是否有可能保留了劳动合同的复印件或相关记录。
4.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找到劳动合同,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他们协助查找。
5. 如果劳动合同确实无法找回,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方式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如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6. 在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对方责任,同时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也可以根据其他证据来确认劳动关系。
7. 为了防止以后发生此类情况,建议定期复印或扫描保存重要文件,同时也可以考虑将电子版保存在云端。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