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失眠、多梦、嘴唇发白、腹胀、腹泻、月经量减少、月经不调等症状时,要引起高度重视,有可能是发生了心脾两虚,大多数患者发生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长期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过度忧思引起的,患者发生之后,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进行调理,常见的按摩穴位包括以下几个。
按摩是中医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案的,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起到保健效果,患者发生心脾两虚之后可以按摩以下几个穴位,效果都是不错的。
第一、隐白穴。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发生心脾两虚通常是五脏郁结的结果,在发病期间常常会出现头晕、目眩、健忘的症状,此时可以按摩隐白穴,此穴位位于脚大指的内侧,每天按压5~6分钟。
第二、太白穴。在中医上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的源泉,发生心脾两虚之后可以按摩太白穴,这个穴位它是脾经的原穴,补脾效果是最好的。太白穴的位置非常好找,它是在脚背的内侧边缘,患者在按摩时可以用大拇指来进行按揉,每天坚持按摩3~5分钟。在按摩时如果感觉到局部有酸胀感,这属于正常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
按摩治疗心脾两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患者可以尝试一下。另外心脾两虚是一个慢性疾病,患者的调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治疗心脾脏虚,除了采取按摩之外,也可以结合其他的方式来进行调理,比如运动或者是药物治疗,首选的药物是六味地黄丸和安神养心丸,这两种药都属于中成药,可以起到补肾宁心、补益脾肾的作用,其次在运动方面可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