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合同主体:
签订合同的主体应该是合法的单位或者自然人,或者企业或组织。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前提下,任何企业或组织都必须获得合法的经营资质。
2.签订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制度安排,应当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中必须规定好以下关键内容:双方的姓名、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用工期限、工资及其支付方式、休假、社保及公积金等问题。
3.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
劳动合同可以书面形式签订,也可以口头协议方式达成,但是如果能够以书面形式保存,就约束双方的权利,避免争议的产生。
4.劳动合同的签订:
签订合同需要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双方应当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互相确认劳动关系,并对合同的内容进行理解和确认。
5.备份和保存原始合同:
劳动合同的备份应该是双方进行的,劳动者也应当保存一份原始合同以便在将来进行核实。在劳动合同试用期结束之后,如果没有任何争议,双方都可以签字确认合同及其实际执行的内容。若出现了纠纷需要转交法律机构来解决问题,那么所保留的劳动合同原件就会成为证据。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